发表时间:2012/9/4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光伏企业短时间内经历行业涨跌周期,经营状况令人堪忧。除了西方列强“布局”外,国内诸多因素也“潜伏”许久,关键时刻给光伏企业致命一击。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饰演了“刽子手”一角。作为光伏行业风向标的“十二五规划”具有“突出作用”,其制定应当慎之又慎。而相关部门盲目上调各项指标,短期内将装机总容量由5GW上调至21GW,从而导致光伏项目过度审批、过快上马等问题产生,产能过剩、结构失调亦随之而来。“大跃进”式的思维模式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主管部门关键时刻却鲜有实质性举措出台,光伏企业想走出困境谈何容易?
其次,地方政府是重要帮凶。项目规划、项目审批、项目上马、项目投产等各环节都不缺少地方政府的“身影”;圈地、贷款、后期“安抚”是地方政府笼络光伏巨头的一贯手段。光伏企业追求产量、规模,地方政府追求税收、政绩,二者合作乃天衣无缝。地方政府多次无视市场经济规则,以行政手段直接或间接帮助光伏企业从银行手中贷到大批款项,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尴尬局面的产生。
最后,光伏企业“祸起萧墙、死不瞑目”。光伏企业创业前期需要“带头大哥”充分发挥个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多”的奉献精神,带领企业闯出一条“致富道路”。而一旦企业进入正常轨道,尤其是上市之后,管理团队需尽快建立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从“梁上聚义”的模式转变到董事管理的模式。而国内个别光伏巨头稍有成绩,管理层即分崩离析、祸乱不止,“吃饱了骂娘”等不耻做法屡见不鲜。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中国光伏产业内外交困:外部列强布局、内部政府帮凶、企业头目助纣为虐,企业想脱困“难于上青天”。如兼并重组的浪潮不可避免,行业洗牌还是越早到来越好。只有批量企业破产退出,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才可得到彻底规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光伏巨头或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中国大陆太阳能企业一直在与台湾地区同行进行合作谈判以规避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此外,台湾地区政府很可能将中国企业对台湾企业的投资上限从30%提高至50%,预计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刺激投资。
最近,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来台湾参加产业会议,这一来访被视为在为中国光伏企业投资台湾地区光伏企业铺路。
尽管中国太阳能供应链仍处波动状态,政府依然对行业充满信心,与台湾地区同行合作也是面对贸易障碍的一种战略。此外,台湾光伏企业的股价一直持续下跌,因此现在是最佳投资时机。
台湾地区光伏企业缺乏实力雄厚的支持者。此外,鉴于订单能见度较低,一些企业正面临生死存亡考验。
台湾地区经济部表示,政府有意让中国大陆企业投资诸如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包装和测试,面板、LED和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产业。然而,市场观察者认为中国光伏企业首先应将重心放在台湾具有影响力的光伏企业上。
Copyright 2009-2012东莞新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